冬季氣溫下降后時常出現一些大霧大霾的天氣,這種情況下也增加了有機廢氣帶來的危害程度。因此在冬季臨沂各個部門也加強了有機廢氣治理力度,各生產企業也應該積極配合。
冬季由于地面夜間的輻射降溫明顯,大氣低空容易出現“逆溫層”,空氣的水平、垂直方向交換流通能力變弱,排放出來的有機廢氣被限制在淺層大氣中,不僅僅會逐漸集聚成霾,導致空氣污染,因為這么有機廢氣中很多對人體有害,因此冬季的空氣質量明顯下降了很多。同時,冬季霧天出現的頻率更多,這是因為冬季夜間漫長,晴天風小的機會較多,地面散熱更快,氣溫下降更顯著,在早晨氣溫降至最低時,空氣中的水汽就容易達到飽和,凝結成小水滴,小水滴越積越多而形成霧。
從氣象學角度來看,有霧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大氣比較穩定,而穩定的大氣又容易使污染物聚集,所以大霧天通常會伴隨著或輕或重的污染情況。很多時候出現的低能見度天氣,實際上是因霧和霾混合導致的,早晨相對濕度較高時大多是霧,白天氣溫上升濕度下降后轉變成霾。特別是受采暖等的影響,冬季排放的污染物更多,這也是冬季有機廢氣危害更大的原因。
有機廢氣治理是和整個社會都有關系的事情,關系到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的下一代,因此希望大家以持續發展為目標,不要貪圖眼前小利,要放眼未來,胸懷天下,好好保護我們的環境。